水深之处福音网


每日经文

 我们晓得凡从神生的都不犯罪,那从神生的,保守自己,那恶者也就不摸他。(约翰一书五18)阅读原文: 撒但无法越过的地方 

联络我们: QQ #1369535264                                         

今天传福音了吗?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用以下工具分享给朋友!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05】3月7日,大屠杀的眼泪

  • PDF
到了耶路撒冷,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是一定要去的。
 
不光是因为它免费,也不只是因为赫茨尔山上风景秀丽,能够俯瞰耶路撒冷,又或者这里是仅次于哭墙最受欢迎的景点,不可不去,而是因为这里藏着犹太人的一滴眼泪。
 
一滴流了千百年,并且参杂着鲜血的眼泪。
 
当纳粹席卷欧洲的时候,同时也忙着把犹太人送进集中营,有系统有方法地处死了六百万人。这是甚么样的深仇大恨?
 
但又为什么会有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事,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所以旅程的第三天,我们决定前往这座著名的纪念馆。
 
除了出国前,驻台北以色列经济文化办事处亟力建议我们:从这里开始你们的旅程;事实上我们自己也想看看犹太人流不尽的眼泪,如何转化为攻不破的城池,并且在学术,科技,军事,经济各方面,都缴出让人肃然起敬的成绩单。他们经历过甚么样的痛苦,使他们如此强大?
 
 4person5
 
(纪念馆的雕塑,什么意思应该不用多解释)
 
 
 
 
早晨八点左右,吃过Tobias烹饪的早点,我们出门,准备搭乘轻轨电车。
 
搭乘十人小巴进城以来,这还是我们第一次搭乘公共运输工具。
 
纪念馆所在的赫茨尔山虽然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电车开过去却很快;从雅法路和King George Street交口附近的车站坐过去,不过也就二十分钟。
 
在耶路撒冷,有类似台北悠游卡的公交卡,一卡在手,不管电车公车都很方便。我们上车刷卡以后,在早晨拥挤的车厢内找到了位置。
 
我们好奇地看着窗外,看着一栋又一栋的房屋,整齐地砌着淡黄色的石头。
 
当然,耶路撒冷不只有石头,由于滴管技术的发达,城内到处都是植物。其中有一种树木开着繁茂的紫色花朵,另一种正好相反,只剩下光秃而挺拔的白色枝干。
 
正当我着迷于轨道两旁的风光时,坐在我身旁的男士点头致意:「你是日本人吗?」
 
他说的英语非常标准。
 
「不,我从台湾来,」我怕他不知道,赶紧补上一句:「在中国大陆的旁边。」
 
他笑笑:「我知道台湾。你来观光吗?」
 
「是的,我来访问一些朋友,并且观光。」
 
我反问他:「你住在本地吗?」
 
「是的,我在读大学。」
 
原来是大学生。我告诉他,其实我此行的目的,也是为了写一本书。
 
他非常惊讶,一个台湾人跑到以色列写一本书?
 
由于我的英语实在不敷使用,赶紧拉Belinda坐到一起,请她帮忙沟通。
 
留着金色短发,戴着眼镜的大学生说,他是从美国来的。
 
所以他是回归的以色列人吗?
 
他没有回答,但我们的邂逅,让后半段的车程颇不寂寞。
 
人生有很多事本来就是这样的,除了目的地,沿途的景色也很重要。所以有机会的话,你来以色列,不要只看人造的东西,最好也能看看人。
 
人,常常是更重要的。
 
 4person5-1
 
 
往西绕了一个半圈,在底站(终点站)的Mount Herzl下车后,一位女士告诉我们必须左转过马路。
 
「拍下来吧,」我告诉Belinda:「这样以后来的人,看到路旁这个奇怪的红色艺术品,就知道抵达纪念馆了。」
 
这里,是郊区的赫茨尔山。
 
 4person5-2
4person5-3
 
 
 
我们走在高高的行人专用道上,脚下不远处是车道,眼前则是各种中东的植物,有些树木足足有六七层楼高。
 
树多,鸟就多。市区内常见的乌鸦这里也有,而且在树枝上一派舒缓自在的样子。
 
从检查哨进去以后,虽然时间还早,但团客陆陆续续进来了,像我们这样自由行的人反而是少数。我们把多余的物品寄放在游客中心,用我的护照压在柜台,换了两个英语的耳机。
 
看来,到这里的华人还是不够多,所以没有中文的解说。
 
出了游客中心,主馆就在眼前,但你必须经过一座桥才能过去。
 
摄影机可以带,但馆内不可以摄影。桥上的管理员提醒我们。
 
 isaril1
 
(广场上这几个就是希伯来文的Yad Vashem,本纪念馆的名称)
 
 
 
大屠杀纪念馆,原名Yad Vashem,来自于圣经中的以赛亚书 56章5节:「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纪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是不能剪除的。」其中「有纪念、有名号」的希伯来语原文发音正是yad va-shem。在其中一个展馆义人馆的入口处,写的就是这一节的圣经。
 
在纳粹铁蹄下受苦甚至丧命的同胞,名字不能被抹灭。所以,许多犹太人都捐了款,强力支持以色列政府经营此馆。
 
若非受过最深的苦,又怎能捐弃成见,从一盘散沙转变为固若金汤的堡垒?
 
查了数据,纪念馆包含一间纪念堂,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画廊,一间名字堂(Hall of Names),一座文件馆,一座犹太会堂,以及一个教育中心。此外,纪念馆还纪念那些在大屠杀期间援救犹太人的外邦人,并且尊称他们为「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
 
其中最大的历史博物馆已经重建,并于2005年开幕,长达180米,占地4000多平方米,主体外型有如巨大的白色三角椎。
 
 4person5-4
 
 (三角形的建筑就是主馆,看不出它很大,但它的确是的)

4person5-5
 
(国际义人纪念碑,也就是纪念像辛德勒那样的人)
 
 
 
当我们走过桥,进入这座主馆内,入口处左边投影着一部犹太人的欧洲生活,是大屠杀之前的珍贵记录。转过身往前,看得见的部分是内部巨大的三角空间,这个空间本身也构成一条长廊,一条历史的长廊,而看不见的则是十间隐藏的展厅;它们入口对开,彷如埋葬这些受害者的洞穴,分别展示大屠杀历史不同阶段的陈列,从纳粹的兴起及逼迫犹太人的缘由,一直到德军战败人民欢欣鼓舞的纪录。
 
然而我对于整体环境的布置,以及文物陈列的方式,注意力远甚于个别历史的介绍内容。
 
我问其他同伴:「为甚么空间是三角的?一定有他的理念吧?」
 
后来我才知道,三角形可能代表以色列国旗上大卫星(六角)的下半部,为了纪念在大屠杀中死去的犹太人,他们占当时全体犹太人的半数。
 
这些展厅内的展品约有2500项,包括死难者和幸存者的个人简介及物品,比如艺术品和书信,从死者口袋掏出的照片,铺满一地的犹太人被禁书籍(复制品),钢琴和书桌,残破的妥拉(摩西五经),摇床,纺织机,堆积如山的贵器皿,甚至还有当年逃难的小艇。个展厅内也穿插播放许多幸存者的影音见证,让气压显得格外低沉。
 
Belinda告诉我们,她看见照片中被吊死并围观的犹太人,几乎想哭。对于一个不能完成梦想的小男孩的故事,以及另一个女孩的洋娃娃的故事,则让她真的哭了。
 
把爸爸妈妈和小孩分开处死,永远不能再见面,这算甚么呢?
 
出发前,她本来就担心氛围会太过沉重。
 
而我则对于一张照片中的神职人员印象深刻,他的右手伸得笔直,正在行纳粹礼,而左手则忙着和希特勒握手,形成一种极端冲突的画面构成。
 
纳粹德国为甚么非得找犹太人麻烦呢?
 
许多基督徒又为何闭口不言,甚至服从纳粹的决定呢?
 
很多人有不同的诠释,比如:德国人把一战后经济的残败,迁怒到富裕的犹太人身上;比如:当时有部分的基督徒,不但见死不救,甚至认为他们被杀是符合圣经的。
 
查考圣经,比如耶利米书24章9-10节,的确是这么说的:「我必使他们在地上万国中令人惊恐,使他们遭遇灾祸,在我赶逐他们到的各处,成为凌辱、笑谈、讥刺、咒诅。我必使刀剑、饥荒、瘟疫临到他们,直到他们从我所赐给他们和他们列祖之地灭绝。」
 
但是,以类似经节对犹太人幸灾乐祸的人,却从未想过另一段话:
 
「祸哉,亚述,我怒气的棍!……我打发他攻击不虔敬的国,吩咐他攻击我盛怒之下的百姓……然而他不这样想,他心也不这样打算;他心里倒想毁灭、剪除不少的国。」(赛10:5-7)
 
亚述固然被神使用,用以管教祂的百姓,但却远远越过了尺度,想要毁灭和剪除他们,结果,亚述也灭亡了。历史上对待犹太人过于苛刻的政权,比如苏联和纳粹德国,无一不自取灭亡。
 
 
 
不说沉重的历史了,让我们看下去吧。
 
走到最后的展厅时,我们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奇特的环状空间。
 
上圆,下也圆。
 
上面是圆锥形的屋顶,墙壁上贴满受难者的照片,而下面则是圆锥形的水池。
 
两者是对称的。
 
游客,可以站在水池上方的地板,倚着栏杆往下望。
 
水池黑晃晃的,周围深而又深,仿佛是一个陨石坑,映照着正上方受难者的照片,又仿佛是埋葬了他们,让她们在水中逐渐逝去。
 
这个设计,饶富意味。
 
而更外一圈,四分之三的墙面放满了文件,满满的都是受难犹太人的名字,把整个展厅空间圈在里面,拥抱在里面。更里头还有一个文件室,可以付费查找受难者的数据。
 
你对犹太人可以有许多意见,但是看见他们这样对待同胞,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4person5-6
 
 
我们走出馆外,Tobias以为外头是海。
 
我说,当然不是,高地上的耶路撒冷不靠海,也不可能远远地看到海。
 
但是外头却是一片蔚蓝。在建筑师的巧妙设计下,幽暗受压的馆内和开阔的瞭望台形成强烈对比,走到这里,看见群山环抱,天色与山色青绿相间,精神不觉为之一振。
 
这是不是也在暗示:犹太人虽然苦难重重,终究还是推开了一扇窗?
 
我们走得更远,到了停车场附近,发现另一处看山的好地点。
 
 
 4person5-7
 
 
在这里我们坐了下来,排排并坐,我开始吃起自己带来的餐盒,包括薄皮而可以夹馅的Pita饼,以及甜腻腻的无花果饼。
 
当我们前往其他小馆时,又在爬坡时发现其他更多的观景去处,让你看见波涛汹涌的耶路撒冷道路,看见一片的青葱翠绿。而我们其中的一位爱猫人士,更是在艺术馆那里发现一只馆猫,在内部到处乱窜,抚慰了怀着沉重心情走出主馆的她。
 
由于这个原因,今天已值回票价。
 
所以我就不再对其他展馆多做介绍,等着你自己去挖掘其中的悲与喜。
 
比如,那么看似点满烛火,为无数死难的孩子祈祷的小小展馆。
 
 4person5-8
4person5-9
4person5-10
 
 
 
快要离开大屠杀纪念馆的时候,看着一群又一群来进行国民教育的青少年,以及男大兵女大兵们,我默默地伫立着。
 
一个国家的前途,始终是在年轻人的身上。
 
大屠杀纪念馆,也许是令某些人窒息的低气压中心,但它周围的山色,以及这些青春昂扬的人们,至今我仍念念不忘。
 
 
 

延伸阅读: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01】3月5日,启程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02】3月6日,在鸟鸣声中醒来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03】3月6日,Mahabe Yehuda市场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04】3月9日,我们遇上恐怖袭击了!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05】3月7日,大屠杀的眼泪 

【在耶路撒冷,四個旅人#06】3月8日,哭牆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07】3月9日,弹药山和希伯来大学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08】3月9日,橄榄山

最后更新于: 2016-03-16 12:00


水深故事网站地图水深之声联络我们 | 桌面版 | 手机版 | 回页首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水深之处福音网 http://www.luke54.net
耶稣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路加福音 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