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顶希奇的事,即是一般崇拜孔孟学说的人,他们也不相信有神存在。因此不得不略举古圣敬畏真神事迹之记载,以资佐证。
我国古人就已信神。三代以前,“天”的观念,深深地进入我国人的生活之中,如同世界的其他各民族一样。神的观念,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编造出来的。人对神的称呼,容有不同,人对神的敬礼容有差别,但天地之间有位至上之神,有位最高主宰的概念,是千古不变、中外相同的。我国人心目中的“天”有两种意义:一是指物质的天;一是指主宰此物质天的神明。因为天字写法是“一”加上“大”字,就是指一位至大者神的意思。
孔子以前,无论是书经上或诗经上,对于“天”,都有详尽的说明。天创造了人类,为人制定了法则,令人遵守。
至于礼记中的祭义、祭统、祭法等篇,更是证明了这位天地主宰的存在。这都是孔子以前的文字。
书经伊尹:“惟神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商汤贤王之事例 汤王在位时有七年旱灾,饥荒遍野,商君遂剪发断爪,身婴白茅,偕同众臣,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欤?民失职(失业也)欤?官室崇欤?女谒(女色也)众欤?苞苴(贿赂也)行欤?谗夫(谄媚者)昌欤?”祷毕,大雨方数千里。这事载于尚书与史记。如若不信,请你自己查查。又汤王当其就王位时,曾祷告神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事载于论语尧曰篇,全文意思说,“汤王在神面前不敢自称皇帝,只能称为小子;我敢献祭用诚心奉告皇皇真神,我有罪不敢求赦免,我与臣仆皆有罪都不敢隐瞒,一切皆在神洞察之中。我有罪请求不要刑罚百姓;百姓有罪,是我领导无方,其罪在我,请求神不要归到百姓身上。”这样地敬畏神,这样虔诚恳切之祷告,无怪其必蒙神悦纳垂听,而蒙神祝福施恩也。
孔子父母信神 在孔子事迹之中,可以看出孔子父母及其本人,皆是信奉敬畏真神的人。先看孔子父母,在孔子家语有曰:“孔子之父叔梁纥为邹邑大夫,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季女征在,娶之,征在祷于尼丘,乃怀孕而生孔子。”爰孔子之父叔梁纥为列国时邾国之大夫,(邹邑即列国时的邾国,即今山东邹县。)娶颜氏小女征在为妻,久未生子;夫妻遂往尼丘山上祷告真神,因而怀孕,生出孔子(按尼丘系山名,在孔子家乡山东曲阜县东南六十里)。孔子父母为着记念神恩,乃为孔子起名曰丘,字仲尼,以示不忘,因其降生与尼丘山上之祷告有关也。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孔子之父母,已是敬畏真神之虔诚人了。
孔子信神 上论述而篇有曰:“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丘之祷久矣。”原来孔子有病,其弟子子路前往看望夫子说,“你准许弟子为你的病祷告么?”孔子当即回答说,“我不住地祷告呀!”再看上论乡党第十篇,孔子每食“虽蔬食菜羹,必祭必斋如也”。这里说到孔子每次吃饭,其态度如斋戒献祭一般。可见孔子无论是在病中,或是在饮食之时,必祷告真神。
孔子遭卫乱,桓魋设谋害他,有人告诉孔子,则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颜渊死时则曰:“天丧予。”他承认人的生死、遭遇,都在神的手中。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个“如”字是以无形当有形的意思。神无形无体,但人在祭祀神时,不可因此草率从事,应当虔诚恭敬,如同神就在面前一样。孔子又云:“吾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就是认识真神。
孟子信神 孟子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梁惠王下)“乐天”是使神喜悦之意,“畏天”是怕神发怒降罚之意。因为“以大事小”全无利益可图,惟有敬天乐天的人,才能如此宽大谦虚。
孟子还说,“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这话全是信仰上天者(神)的口吻。
有人以“子不语怪力乱神”一节,作为孔子不信神的凭证,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对于“天”已有正确的认识和信念,不象一般人乱谈邪神鬼怪的事。正如今日信仰真神的人,也“不语怪力乱神”。
摘自《到底有没有神》
阅读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