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之处福音网


每日经文

 我们晓得凡从神生的都不犯罪,那从神生的,保守自己,那恶者也就不摸他。(约翰一书五18)阅读原文: 撒但无法越过的地方 

联络我们: QQ #1369535264                                         

今天传福音了吗?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用以下工具分享给朋友!

【在耶路撒冷,四个旅人#13】3月14日,地中海旁的古城雅法

  • PDF

在耶路撒冷待了九天以后,第十天,我们搭乘长途客运,来到第二大城特拉维夫-雅法。
 
关于以色列的两大都市,以色列人自己有这样的说法:「耶路撒冷是宗教的,而特拉维夫是世俗的。」
头一次听到的时候,觉得未免也太刻板印象了,然而实地探访以后,才发现这段话再精准也不过了。如果全以色列庄严肃穆的氛围,十分有九分落在山上的耶路撒冷,那么特拉维夫纯然是海中摆荡的船只;把地中海各地的风貌摘一点下来,再加一点美国和非洲揉成一团,就成了这艘船上的货色。
 
这种宗教和世俗的对比,当然也和她们的年龄有关。从大卫王以降,耶路撒冷的信史至少有三千年,加上撒冷王麦基洗德的话,就是四千年;而特拉维夫的主要市区发展不过百余年,相形之下只是一个小姑娘,贪爱着世界的花花绿绿。
 
从识别度来看,年轻的特拉维夫是一个脸孔模糊的城市,走在街道上,你认不出这里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再者,全以色列戴高帽的宗教人士,大部分都集中在耶路撒冷,构成了她的脸谱之一;而特拉维夫街头不但看不到高帽子,连戴小帽的也没有几个。在这座世俗之城里,安息日还开店的倒是不少,夜店也不少,甚至还有庞大的同性恋社区,仿佛刻意和耶路撒冷打对台戏。
 
总之,喜欢特拉维夫的人,可能会觉得这里才像个要甚么有甚么的正常城市;但喜欢耶路撒冷的人,却觉得「现代化」已经看多了,反而耶城看似拘谨,却自有一种鲜明的个性,值得你一去再去。
 
然而,如果把雅法这个古老的港口加进来,评价可能就有所不同了。
 
其实,特拉维夫不只是特拉维夫,1950年她合并了南部的古城雅法,更名为「特拉维夫-雅法」( Tel Aviv-Yafo)。雅法的加入,使得特拉维夫成为一座有历史厚度的城市,就像一个暴发户的丈夫,娶了他知书达礼的夫人以后,居然也附庸风雅起来了。
 
「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是来看雅法的海。」我这样告诉同伴们。
 
在这一个月的旅程中,特拉维夫我们将会造访三次,所以第一次来这里,完全不急着看甚么现代大都会,反而很渴望在雅法看看海,也就是诗人口中浪漫的地中海。
 
 4person131
(雅法港边独坐阳台啜饮的女人)
 4person132
(清真寺旁的小店铺,你可以买张明信片)
 4person133
(海上的礁石插着以色列国旗,似乎象征着他们寸土不让的决心)
 4person134
(雅法市区内卖水果的摊位,拍起来蛮有味道)
 4person135
(圣彼得教堂旁的广场)
 
一 雅法的历史
 
雅法(Jaffa)这个名字,多数人都感觉很陌生,甚至会误以为是以色列的第三大城「海法」(Haifa)。但说起另一个更古老的名字「约帕」(Joppa),很多人就懂了。在圣经中,约帕屡次被提及,它的原文意思有「美丽」和「高」的意思,所以约帕乃是地中海旁一个美丽的港口,其上有高地。
 
约帕在历史上有甚么样的地位呢?
 
首先,约帕的年代至少可以上溯到四千年之久,传说中甚至说她是由挪亚的第三个儿子雅弗所创建的城市。也就是说,当以色列的先祖亚伯拉罕在山上牧羊时,别的民族也在海边的约帕捕鱼作生意。经过数百年以后,摩西的接班人约书亚度过约旦河,攻城掠地,把约帕这一带分配给「但」支派,因此在现代的以色列国,特拉维夫-雅法这一带的庞大城市群被称为「古什·但」(Gush Dan),差不多等于特拉维夫都会区的代称。
 
 4person136
(40万人口的特拉维夫-雅法,和周边城市结合为全国第一大都会区,人口超过三百万)
 
到了三千年前所罗门王盖造圣殿时,推罗王曾从旁协助,在黎巴嫩砍伐香柏木,扎成筏子,浮海运到约帕,让以色列人从那里运上耶路撒冷去。数百年后,波斯王古列(居鲁士)同样吩咐将木头浮海运到约帕,让以色列遗民重建圣殿。因此,约帕一直是耶路撒冷重要的对外港口。八世纪阿拉伯人崛起后,约帕从此处於穆斯林长期的统治之下,人口逐渐阿拉伯化,名称也开始由阿拉伯文衍生出音近的「雅法」一名,沿用至今。
 
但雅法又是如何与特拉维夫扯上关系的呢?
 
其实,特拉维夫之于雅法,就和新北市之于台北市一样,是外来移民买不起房子而发展出来的新城市。19世纪80年代,由于雅法房价太贵,有一批犹太移民搬到了它的北方居住,成为特拉维夫的滥觞。1909年,犹太人正式建造特拉维夫。当时,古老的雅法是阿拉伯人的,新兴的特拉维夫是犹太人的;前者是中心城市,后者只是通勤城市。不料在犹太人不断的移民之下,特拉维夫的发展很快就超过了雅法,并且在以色列建国之后,由于战争的缘故,阿拉伯人大量出亡,犹太人取而代之,于是两市合并,成为特拉维夫-雅法市,如今留下的阿拉伯人只占总人口的4%,而且集中在雅法。
 4person137
 
(对于以色列的年轻人而言,要在特拉维夫置产是遥远的梦想,正如台湾的年轻人之于台北)
 
讽刺的是,如今的特拉维夫成了高房价的代表城市,在全球高物价的排行榜上有名,和它崛起的原因形成强烈的对比。也就是说,南边雅法的房价没有掉下来,北边特拉维夫的房价却飙高了。由雅法港遥望北方,高楼云起的特拉维夫市中心恍如仙宫,可远观而不可购买焉。
 
二 到雅法的路
 
从耶路撒冷到特拉维夫,约莫一个小时就能抵达。耶路撒冷老城西边的雅法门,以及市区电车主要信道的雅法路,指向的终点都是遥远的海滨之城特拉维夫-雅法。
 
从山上下到海滨,从政治首都来到经济文化的首善之都;从一个满眼尽是石头的宗教中心,来到一个摩天大楼林立的现代都会,然后稍往南移,进到一座饱经风霜的文化古城,这就是你将会经历的旅程。
 
这一段旅程,抵达的方法很多,其中又快又省钱的方式是搭乘长途客运。十人小巴也许更快,但贵了一些,比较适合往返机场。火车则有些不便,因为距离耶路撒冷的市中心比较远。从两市的中央车站(Central station)对开,沿着一号公路东西往来,目前仍是触摸彼此最有效的路径。
 
耶路撒冷中央车站是全市公车的交通中枢,位于Mahane Yehuda Market以西,Sacher Park以北,有电车可以直达。内部或许稍嫌老旧,但还算整齐清洁,安检也算快速。只不过站务人员比较不懂得主动协助游客,你可能得花上十几二十分钟寻找正确的楼层和搭车口。因此,确定你的班次和车号,积极询问,对你接下来的行程会很有帮助。
 
当你搭乘客运前往特拉维夫时,由于走的是山路,而且很快就下到平原,有些人耳压会不平衡,必须留意。另一点就是,沿途的风光比较单调,下到平原时也没有太多的景色,因为西部海岸平原多半已经发展为城镇,所以视觉上很容易疲劳。即便是种植作物的郊区,和台湾的乡下也没有太多不同,很难引起旅人的共鸣。
 
但竹篮捞水,多少还是能捞到一些美景。我还记得车子开到某处时,突然望见一片绿到发烫的小麦田,仿佛《天空之城》那一幕名场景一样,风,快要把绿色的麦田吹拂成金色的。在另一处田野上,睡眼蒙眬之间,出现了罂粟花般的血红,同样令我印象深刻。也许旅行,看的就是这一些浮光掠影的片段吧。
 
然而,抵达特拉维夫中央车站时,你必须有心理准备,因为比起耶路撒冷的中央车站,它更为老旧,地段也比较差,附近能看见破碎的路面和倾颓的矮屋,全然没有现代大都会的气势。
 
「这里就是特拉维夫?我的天啊!」看着Tobias的表情,我读出了他心中的呐喊。他一直很想来印证知名杂志上介绍的特拉维夫:超方便的网络,街头到处都有的先进饮水机,似乎不下于台北的自行车环境......
 
但别急,这里只是老社区,就像见到万华大稻埕一些破落的景象时,你无需太早对台北失望。
 
 4person138
(特拉维夫中央车站,略显老旧,上厕所必须投币才能进入)
 
三 地中海旁的雅法
 
从中央车站到雅法的港边,一趟就可以抵达,不用多次转乘。尽管公车上看不见英文和阿拉伯文,只有希伯来文,然而由市区走向海滨的道路上,醒目的清真寺高塔仍然提醒了游客:阿拉伯人曾经主宰过这座城市。
 
 
4person139
 
4person1310 
 4person1311
 
(远方的清真寺高塔相当抢眼)
 
 
雅法老城处处皆是古迹,你大可以抬起镜头,在巷弄间摄取雅法的精髓。但别忘了:海,才是雅法的灵魂。
 
走过街道,穿过高大的棕树,一眼望见地中海的霎那,我的心情沸腾了:「海呀,海呀海呀海!」
 
人,久久没有看海,多少会像啃不到竹子的猫熊那般,害起相思病来。
 
 4person1312
 
 4person1313
 
 4person1314
 
 4person1315
 
来到港边,或许你会发现地中海没有那样蔚蓝,反而如同海怪,呈现出《奥德赛》故事中的诡谲氛围,吐著白色的泡沫。然而,上方的天空真是纯然的蔚蓝,蓝得伸一根火柴出去,应该就可以点燃起来;蓝得即使最糟糕的相机,也能在这里拍出几张惊艳全场的照片来。
 
我们四人在港边走着,看着猫和海鸟,钓客和船,一同在波光粼粼的海边走着,生活着,眼睛舒服得不禁快要瞇起来。
 
在这样的海滨,大概「浪费」了半小时以上吧?可是这样的浪费是值得的。虽然钓鱼的老先生听不懂英文,虽然船头的金狮子张着翅膀却飞不起来,虽然在不到一周以前,港边的木造步道有一名美国人被阿拉伯人刺杀,听起来有点危险,但美好的时光还是需要浪费一点点在这里。尤其当你想到:推罗王的船只年复一年把巨木运到这里,盖造圣殿;而今日的中东和非洲,则有许多难民前仆后继,由地中海此端涌向彼端,你就不禁觉得,还需要多一点点的时间在这里,细细咀嚼历史留下的一点碎渣。
 
不但如此,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看着海浪,你还会神游象外,想起两个人物。在旧约时代,神曾差遣先知(申言者)约拿向尼尼微人传福音,但由于尼尼微人是以色列最大的仇敌,约拿不愿拯救他们,于是便从约帕这里搭船溜走,却被神安排的一条大鱼(海怪)给吞了三天三夜;如今,市街上还有大鱼的塑像纪念此事。到了新约时代,使徒彼得短期居住在这里的时候,圣灵差遣他到北方的该撒利亚,把基督的福音传给罗马人。因此,约帕不但是重要的港口,也是神的百姓受差遣向外邦人尽职的起点;约拿和彼得,为此地增添了不少旅游的魅力。
 
 4person1316
 
 4person1317
 
 4person1319
 
 
 
当你走在港边,肯定还会留意到有一座小山临海耸立,山上有公园,山间的街道巷弄构成一座迷宫,许多石砌的房子沿山而建,其中也有亚美尼亚教会的房屋,宣告着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之外,基督教在这座古城中也不缺席。
 
在教会的房舍旁,一座阶梯拱门上写着Old Jaffa,欢迎旅人来访,并且标示着古城的存在。
 
 4person1320
 
 4person1321
 
 4person1322
 
我转身对同伴说:「我期待在这里看见一个画面,有一个女人打开窗户,然后海边的鸽子都飞起来。」
 
Evonne笑说:「原来你也知道茱丽叶吗?」
 
我莞尔一笑:「我当然知道,不过我想的不是他们,在我的画面里,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也许是肥胖的,是一个母亲,她不经意地打开窗户准备晒被子,却惊起一群鸽子。我想要的,其实是这样的画面。」
 
正说着呢,沿街的建筑楼上突然有一扇窗户打开,一名消瘦的男子站在阳台上,惊起满天的鸽子,让你有置身于吴宇森电影的错觉。留着胡须,造型有点颓废的他享受了片刻日光,但他一发现楼下有游客,就把窗户给闭上了。
 
「我要的其实是女人......」被这场「意外」给愣住的我,转身询问拿着镜头到处拍摄的Belinda:「请问,有把这个画面拍下来吗?」
 
「当然!拍了一整段影片呢!」
 
可惜事后检查,无论是照片或影片,都只拍到鸽子散去以后,男人停留在窗台上沉思的画面。
 
那么,就让满天鸽子的意象停留在我的记忆里吧!
 
 4person1323
(看得见楼上开窗的男人吗?)
 
走进狭窄的石板路以后,不觉让人想起耶路撒冷。墙壁上,由于屋前屋后的高低落差,往往会在出人意表的位置上冒出一扇门窗,比如你的脚边。而在街道的最末端,有一座小院子,也不知道是谁家的,那里有一扇关闭的铁门,铁门前有金桔,门上则有植物攀爬,阳光流泻并爬满整座小院,缓缓地爬进镜头里。
 
「这里,到底转手过几个主人呢?」
 
历史真是复杂呢。越复杂和越简单的东西,越是艺术。于是聪明的犹太人,早早就将这里设为艺术区,沿着阶梯上上下下,到处都开设着艺廊和工艺品店铺,骚动着旅人的心弦。当我发现古老的街区里居然还设有警察局,我的心更几乎醉了-是甚么样绩效的警察,才能有幸隐藏在古迹之中,看守着这满地的阳光?
 4person1324
 
 4person1325
 
 
 4person1326
 
 4person1327
 
 4person1328
 
Tobias查了一下网络,说:「前面就是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
 
走出小巷,眼前是一座小池和开阔的杜凯明广场,周围开设着许多餐厅和店铺。往下走几步台阶,又是一层广场,而广场上竖立着一栋奇特的建筑:不靠海的一侧是红色的,穿插着几根顶天立地的白色廊柱和一座纯白的高塔;靠海的一侧,看上去却是白色的方形,而且从海边看上去体积不小,有如一座宏伟的城堡。
 
这红色的部分,就是圣彼得教堂开放的部分。
 
 4person1329
 
比起其他地方的教堂,你必须格外留意这座圣彼得教堂,因为当我走了进去,立刻像瞎了眼睛的巨象,任何一只蚂蚁都可以把我轻易踩死。是的,教堂内外的光线落差有些大,必须稍候片刻才能适应。
 
从某方面来说,这座教堂就如世界各地的许多教堂一样,满了大量的绘画、雕像和彩色玻璃,缺乏留白的空间,而且充满幽暗和压抑感,在艺术表现和信仰方式上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正中央的绘画,里头谈的是彼得奉差遣外出传福音的故事,多少还是引起了我的遐思。
 
 4person1330
 4person1331
 
(看到案上的金灯台了吗?其上有七盏灯)
 
 4person1332
4person1333
 
(最后一张是打开闪光的画面,由此对比出室内究竟有多幽暗了)
 
雅法此地为何会以「彼得」之名建立教堂,缘由是这样的:
 
彼得是耶稣的首席使徒,在那个年代,雅法还称作约帕,当时有一名基督徒名叫大比大,患病死了,但彼得看见寡妇们都站在旁边哭,还拿大比大与她们同在时所作的里衣外衣给他看。他就跪下祷告,对着尸体说,大比大,起来。她就活了过来。于是彼得叫大家进去,把大比大活活地交给他们。这事传遍了整个约帕,有许多人信靠了耶稣。
 
此后,彼得在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住了好些日子。有天使告诉一名敬神的罗马百夫长哥尼流说,你去约帕找彼得。哥尼流那时住在该撒利亚,也是一处海港,位于今日的海法和特拉维夫之间。哥尼流就差遣人往南方去寻找彼得。彼得同着几位弟兄和他们同去后,告诉哥尼流和他的亲友说,犹太人和别族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律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不要说任何人是凡俗或不洁的,所以我一被请,就不推辞而来。原来在哥尼流的人抵达以前,彼得已经借由祷告中的异象得知:种族的高墙将要打破,福音开始要传给外邦人了,于是他就放胆开讲,为这一群归向神的罗马人施浸。
 
为了纪念种种发生在约帕的事迹,17世纪的人们就建造了一座教堂,名之为圣彼得教堂,经过战火摧残后,于19世纪重新修筑,并且由于其醒目的位置,成为雅法老城的地标。
 
 4person1334
(码头边的绿车车,和高大的棕树很搭)
 
在教堂旁边的广场上,就如方才的码头附近,设有特拉维夫的公设自行车,类似台北的u-bike系统。除了前者是绿的,后者是黄色的,两造的差距并不大;有许多游客骑着这些小绿车,迎着海风奔驰在街道上,也是人生一小乐事。
 
其实如果时间够用的话,教堂附近的Louis Pasteur Street上,还有一栋建筑被认为是古时候硝皮匠西门的家,不妨前去一看;只可惜肚子里的饿虫,不争气地叫了起来,而曝晒了一上午的阳光,多少也疲乏了。
 
「所以,是不是该吃饭了呢?」
 
 4person1335
 
三 雅法的午餐和跳蚤市场
 
从圣彼得教堂走向市区的途中,沿岸有许多风情万种的餐厅,但对于省吃俭用的我们来说,价格有一点棘手。于是我们羡慕地看着阳台上独坐的女人,静静地享用那顿昂贵的午餐,佐以地中海的蔚蓝和海盐。
 
是的,那些钱买的原本就不只是食材本身,更包括秀色可餐的海景,以及不受打扰的闲暇氛围。
 
下次,如果妻子愿意和我前来以色列,我一定陪她在这里吃饭,不赶不急,慢慢地吃。
 
 4person1336
 
一路走到雅法市区内,我们发现这里相当盛行Shawarma(沙威马),有的是夹在口袋饼里,有的则是面包。隔着这些餐饮店,还有鱼店;鱼店和服饰店、餐饮店相间林立,构成本地独特的风貌。
 
我们一直想找便宜的店家,结果绕了一圈,还是回到街角的第一家,因为它最便宜。
 
 4person1337
 
挤在小小的店面里,坐着高脚椅,两位小哥为我们送上夹满馅料的热狗,一边和我们闲聊。其实,有点分不清他们是阿拉伯人或者犹太人,不过这又何妨?这就像我始终分不清鹰嘴豆究竟长甚么样,但只要吃了,鹰嘴豆的营养就能进到我的里面。同样的,不管是哪一个种族,我们都很乐意交个朋友,让他们对于基督徒有好印象。
 
其中一个小哥说:「可能的话,我也想去台湾游玩。」
 
真会说话。
 
告别这一家热情的小店之后,我们走到附近的跳蚤市场。这座市场在网络上也颇有名气,货品简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连各种家具,包括大型的挂衣架都端得出来,看来有人直接把家里的旧东西拿过来买卖了。
 
这时,敏锐的Tobias看了摊位上的货色几眼,问了一句识货的话,逗得大家都笑了:「Made in China?」
 
答案居然是Yes!
 
Made in China真是无所不在啊!我们,当然不需要大老远跑到雅法来买中国货。
 
 4person1338
 
 4person1339
 
在笑声中,下午一点已过,收拾收拾心情,我们准备前进北方,看一看特拉维夫市中心究竟有何等风华绝色。
 
那么,雅法,再见!我会记得在这里,鸽子和海洋的距离是这样的相近,而且天是蓝的。

最后更新于: 2016-04-27 15:03


水深故事网站地图水深之声联络我们 | 桌面版 | 手机版 | 回页首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水深之处福音网 http://www.luke54.net
耶稣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路加福音 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