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大学的思科普斯山校区座落在耶路撒冷的东边,离橄榄山非常近。
因着在台湾认识的姐妹在这里求学,便希望能让她带着我们到校园里走走看看,毕竟以色列人才辈出,大学教育功不可没。
而在出发当天的上午我们就遇见了耶路撒冷的恐怖袭击,有恐怖份子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闹事,想要引起正在以色列访问的美国副总统的注意。
因着产生了恐怖攻击事件,我们要乘坐的电车还差点停驶。
但感谢主,一切都有祂的预备,因为在我们出发前半小时,整个事件就已经被警方控制住了,因此没有耽误到我们的行程。
进希伯来大学之前,我们去了一趟弹药山博物馆(Amunnition Hill),这里就是六日战争的纪念博物馆,里面有许多当年遗留下来的装甲坦克还有战壕,这是以色列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也因着这场只有六天的战争,以色列夺回了加萨走廊、约旦河西岸,以及最重要的耶路撒冷旧城。
这座博物馆是属于私人经营的,所以看得出来和大屠杀纪念馆的规模相距甚远,里面的陈设都已经年久失修,但因为是不收门票的,进来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六日战争当时的背景也不错。
里面有专门的影片讲解当年战争的经过,有许多退役的老兵在这个纪念馆里回忆参军时的情形。据说如果提前预约,游客们还可以邀请到这些战将到现场为大家讲解当年的故事。
我很喜欢以色列的国旗在蓝天白云中飘扬,因为他们的国旗就是白底蓝字,跟天空的颜色互相辉映。
蜿蜒的战壕可以窥见当年战争的惨烈,士兵们都只能躲在弯曲的壕沟里攻击或是防御,在每一个转弯处都有一个小小的空间提供战士们躲藏。
不过我觉得当兵的人一定不能太胖,因为有几段壕沟非常的狭窄,太胖的人可能过不去会被卡在中间,万一要打仗,胖子或许会因此丧命...
博物馆里面非常阴暗,游客也非常稀疏,或许是因为耶路撒冷有40几座博物馆,若是每一个博物馆都去参观,恐怕也没这么多的时间,而且要从激烈的博物馆竞争中脱颖而出,展览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特色才会吸引人的。
室内的装潢依旧延续了耶路撒冷室外建筑的特色,到处都是石头。
离开弹药山博物馆之后我们就准备前往希伯来大学,现在正值以色列的春天,到处都开满了花,生意盎然。
但现在温差极大,白天高温可达25.6度,低温却也能到10度以下,早晚温度变化大,要来以色列还是要注意保暖及防晒。
虽然姐妹告诉我们学校没什么好看的,但我们依然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大学里找到许多看头。
希伯来大学的校门口。
座落在思科普斯山上的希伯来大学也有很多的山坡路,脱离校园生活才没几年的我,徜徉在满是植物的希伯来大学里感觉非常亲切。
背着背包骑着自行车,戴着耳机翻著书的画面好像不久前才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禁感慨:当学生真好。
通常如果自己毕业的学校有杰出校友,每个人都会默默的昂首以示沾光。
像是『我的学长是柯P』听起来蛮厉害的。
『朱自清跟我用过同一间教室』这也很有来头。
『爱因斯坦是我们的杰出校友!』这么狂的一句话只有希伯来大学的学生有权利说啊!!
上面这张图就是希伯来大学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校友墙,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都会驻足留影。毕竟一所大学能出这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真是太厉害了。
到处充满爱因斯坦的宣传海报。
来到一所校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学校的设备。他们的图书馆不像我的母校需要换证件才能任意出入,出口处完全没有人管理,高度自主的图书馆开放权利给所有人。
看来我的母校要朝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还有一段距离啊……
图书馆随处可见埋首研读和认真讨论的学生,我好奇的问姐妹他们的图书馆开到几点?我以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想必会开通宵吧?不然认真向学的学生去哪念书呢?没想到姐妹告诉我,大概晚上9点就关门了。自习区可能稍晚一点,但不开整夜。
这让我好是吃惊,不过转念一想,犹太人自由放任的态度应该不会强逼自己该享受生活的时候还要关在书桌前,体验生活更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机会,不是只有书桌才能放教科书,生活处处是教育。
我注意到希伯来大学的教学楼内也设置了很多自习的空间,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再重要不过的公共设备了。
不用到处人挤人,也不用跟别人排队抢图书馆自习的位置,他们的开放空间到处都有自习空间,让人对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
而身为犹太人的第一学府,也专门为犹太教徒设立了专属的犹太会堂,风景好到玻璃外放眼望去就是圣殿山上的金顶寺,让人在这里读经祷告都很有味道。
座位区的划分是男士在一楼,女士在二楼,入口处有专门摆设犹太男士专用的小帽,还有进来祷告前必须洁净洗手的洗手台。
所以会堂也算是以色列的大学才有的特殊设计。
以色列不只路边到处都是猫,校园里也是,猫咪悠闲自在的在各个校园的角落穿梭,没有学生会驱赶他们,也不会有人因为牠们进到建筑物里就把牠们赶出去,人和猫的关系非常融洽,相处得非常和平。
校园里的景致非常好,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几乎都零死角的可以看到对面的圣殿山(远方金色的小圆顶),除了view非常好,念书累了出来晒晒太阳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随意拍摄校园的时候,无意间拍下了这一幕。
这对牵手的老夫妇不知道是观光客、学校的教授还是当地的居民,但无论他们是谁,对彼此的爱和关怀不需要语言就能陈明。希望我老的时候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牵着另一半走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在以色列,随处都可以看到六角星设计的建筑,这个广场也是。
从这个广场往下走,就会通到一个户外的剧场,除了有vip级的美景,还能够在这里观看不同类型的演出。
老师和学生们休息的时间都很短,我看他们除了没课的人几乎都草草解决了午餐就赶着去上课,
但或许是天气的关系,大太阳让他们的脸上都挂着微笑,不像亚洲的学生那么紧绷。
当然啦,他们可能压力也很大,但念不下去的时候就去草地上躺一躺,享受日光浴,听听鸟叫,玩玩小猫,又是精力充沛了。
结束了希伯来大学的行程之后,我们走了一段一般观光客不太会走的路线通往橄榄山,一般游客大多都是坐游览车前往,而我们则是因为跟出租车讨价还价不成就下定决心步行至橄榄山,反正google map说大约半小时就会走到了。
如果不用走的,一定看不到这样的美景,向下望去,除了浑然天成的明信片风光,还有几头牛在下面吃草,以及稀疏的车子在远方进行着,我怀疑下面是57号公路,才能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
我们就是顶着这样的烈日行走,沿途大多都是自然美景,但走了约10分钟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充满阿拉伯文的世界。
虽然国旗挂的还是以色列的国旗,但完全不需要人解释就能知道这里不是犹太人居住的小区。
对于周遭环境比较敏感的我一下就观察出了这里的人和城里的犹太人不是一类人,而整个街道的气氛有点严肃,人们看游客的眼光并不友善,而且环境较为脏乱。
虽然清楚知道阿拉伯人也不会对游客怎么样,但却还是提高了警觉心,仔细观察四周的环境。
而同行的姐妹遇见了刚放学的阿拉伯女孩们,便热情的邀请她们一起拍照。
对她们来说,无论阿拉伯人和犹太的人的关系如何,她们始终只是个孩子,每天上学,放学,回家,吃饭,与平常人没有两样,冲突在她们这个年纪只是耳边风而已,希望她们能一直像照片一样保有天真的微笑。
路途中遇见了想要拉游客参观赚小费的阿拉伯少年,乍看之下以为是热情,但如果傻傻地跟着他们走,可能就要附上一笔『带路费』了。
顺道一提,若是要在以色列旅游,建议还是与友人结伴同行,以免搞不清楚情况而把自己摆在危险之中。
转个弯就到了的耶稣升天教堂,让我生了好久的闷气。
原本以为要踏进那个小小的圆顶才要收门票,但没想到一踏进外面的门坎就要收你5元舍克勒,重点是还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不是耶稣升天的确切位置,只知道在橄榄山上。
虽然门票只是小钱,但对于一个勤俭持家的已婚妇女来说,这钱花得很莫名其妙。
重点是墙外完全没有告示要收钱,等到游客一不小心踏进来就开口跟你要五块,但其实你连中间那个圆顶建筑物都还没进去呢。
好吧,无论如何,站在橄榄山上看着对面的圣殿山感慨万千啊。
下面的方格是一个个的坟墓,虽然这里是阿拉伯人区,但埋的却都是犹太人。
为什么呢?
犹太人相信弥赛亚将会在橄榄山上降临,也就是主耶稣说祂第二次回来的时候是从橄榄山上回来。
撒迦利亚书14:4:『那日,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东边的橄榄山上;橄榄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
所以犹太人为了要迎接他们口中的弥赛亚回来,他们把自己埋在这里,毕竟在摇滚区总是看得比较清楚嘛。
而橄榄山真的好陡,走得气喘吁吁的。
这里有主耶稣看着耶路撒冷哭哭的教堂,有抹大拉的马利亚教堂,有客西马尼园。
但因着时间的缘故我们有几个地方来不及参观就关门了,所以着实可惜。
可是当我想着主耶稣曾经在这座山上走来走去,上山又下山,就真的很佩服祂的脚力如此健壮,门徒们也真是身体康壮有活力,否则很难跟着耶稣这样奔走以色列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