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代的责任……为地球,为健康,为心灵,勇敢作出改变。】
世界环境日起源于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于瑞典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订定这一天为世界环境日,以题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目前全球最重视的课题之一,就是节能减碳。为此,政府也规划一系列活动,希望让民众体验“生活节能,处处可行”。笔者在此特别从环境、健康、心灵三方面,来探讨焚烧纸钱的必要性。
危害环境和健康?还是浪费资源?
根据造纸业公会统计,台湾每年进口及自产的敬“神”用纸约12至15万吨;以燃烧1公斤纸钱会排放约1.5公斤二氧化碳估计,每年烧掉的纸钱至少排放18万吨二氧化碳,需要1500万棵乔木,才能吸收完毕。而且,焚烧这些纸张等于砍掉200万颗树,无法回收利用。市价约150亿元的15万公吨纸钱,每年就这样被烧光。
环保署指出,烧纸钱会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例如含碳粒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多环芳香烃等。消基会检测纸钱及拜香焚烧后的空气污染,发现废气中有苯、甲苯及乙苯等化学物质,并且从纸钱检测出6至14种不同化学物质,每项样品都有的化学物为“苯”、“甲苯”及“乙苯”。
“苯”具有毒性及麻醉性,对人的危害可由轻微的头昏眼花、头痛和兴奋,严重到呼吸麻痹、惊厥或死亡;它也是一种致癌物。“甲苯”一经食入、吸入或皮肤、眼睛接触后,会对人体造成累积性的影响,包括中枢神经受损,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安等。“乙苯”属中枢神经毒,吸入后会刺激脑部,导致头痛、恶心、喉咙痛、流眼泪、流鼻涕等症状。
慎终追远?还是无稽之谈?
中国人焚烧纸钱的习俗,自汉朝以后开始。丧葬之时,要用钱币与死人同葬。至于用火焚烧,可能与拜火教有关。人们在焚香许愿之后,备妥牲礼素果及大量纸钱“贿买”过往鬼“神”。
此外,根据黄春生牧师的考究,在中国各朝代中,有以活人为俑的陪葬行为。这些人殉葬时正值壮年,有些才十几岁,实在可怜!之后王舆发明印纸为钱,更有作纸人、纸马,代替活人和活马的陪葬。如此一来,才慢慢破除原本以活人陪葬的陋习。所以,就当时的情形而言,发明纸人、纸钱是知识分子为免除迷信悲剧所想出来的替代方案。
还有一个关于烧纸钱由来的传说。唐太宗梦游地府,听到许多孤魂哭泣,逼着他施舍,免除倒悬之苦。此时正巧开封府有个大善人,当地僧侣常以其名义烧纸钱,因而积存多座“银库”。太宗得知,便向他借了一座银山施舍。这个传说既是来自皇帝,民间更加相信烧纸钱能让先人得到享用,帮助他们在另一个空间不虞匮乏。
遵守传统?还是孝顺父母?
所谓的传统习俗,其实就只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代接一代相袭而形成的习惯。这些习惯有些是根据无稽之谈所创造出来的仪式与行为,绝非神圣不可改变的;需要当代人重新思考背后的真义,才有可能改变。
马可福音第七章记载,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和经学家,因着重视传统而失去神的诫命原有的真实意义。耶稣说:“他们敬拜我也是徒然,因为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教训教导人。”这里所指神的诫命,是说人应当孝敬父母;但当时的社会风俗将孝敬父母转变为一种传统,只要把奉养父母的作了各耳板(礼物),就不需再为父母作任何事了。这个传统不仅废掉人对父母的孝敬,也丝毫没有敬拜神的价值。所以主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传统。……你们巧妙的废弃神的诫命,为要遵守自己的传统。”
台湾社会烧纸钱的传统,正是这段话典型的例子。众人只是遵守一个传统,却不问真实的意义。恐怕少有人知道,烧纸钱的由来是如此荒谬,还以为这是孝敬先人。其实,二者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地球村民,我们有时代的责任,摒除那些反智的迷信积习,为地球,为健康,为心灵,勇敢作出改变。(李俊辉)
转载并编辑自http://www.nownews.com/2010/06/05/142-2611380.htm,版权属于原作者。
关于「清明节」的相关阅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