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这名词一说出来,不一定人人观点相同。怎么说呢?
想到日前朋友给的电邮提到几个笑话,其中之一是:
某天英文课,老师念着:SUSPECT,「嫌犯」;坐在第一排,很用功的阿力在笔记本上写着:「咸饭」。
老师瞄到他写的,不想让他难堪,于是改口:SUSPECT,「嫌疑犯」;阿力顿悟,改写成:「咸鱼饭」。
老师再瞄到,提高音量说:「人犯的嫌疑犯」。阿力想想,很有道理,再改写成:「冷饭的咸鱼饭」;因为他听妈妈说过,隔夜饭炒出来比较好吃。
老师忍不住了,厉声说:「有一位嫌疑犯」。阿力战兢的写着:「鱿鱼味咸鱼饭」。
老师只好走到阿力身边, 手按他的肩膀,大声说,:是「罪大恶极要死的嫌疑犯!」
正值青春期,满脑想着食物的阿力,怯怯地涂掉先前所写, 然后改成 :「嘴大饿极要食的咸鱼饭 」。
这里的彼此没有交集,不只是同音不同字的缘故,而是各人脑海想的东西,从开始就不一样。
难怪在辅导领域,接续「聆听」之后,要学的技巧就是「澄清、确认」(clarify, verify)对方的谈话:
「就你刚才说的,你的意思是......?」
先确定对方到底讲什么,再响应,免得沟而不通,鸡同鸭讲。
回到主题。「天堂」对于有些人,可能是指人过世后去的「西天极乐世界」。
我对于所谓「极乐世界」的第一个印象,是11岁时祖母的葬礼。舅公跟我说,阿嬷去了那里!
可能按着台湾南部民俗,叔叔家大厅改成的灵堂,有个彩纸和木片糊成的富丽堂皇豪宅,各式家具,衣物,轿车,和好些纸偶。我站在那里观看,想着这华厦如果能给我的纸片娃娃住,多棒!
叔叔走过来,不知我在想什么,却一一指点,告诉我:这是司机,这是园丁,厨师,这是打扫的,他们是要去服侍阿妈的;这些衣服是给她穿的,还有这些钱(成迭成捆的冥钞)是给她用的......
我第一个意念是:哦?那真是一个贫穷可怕的地方,什么都要让人送去!
回头去跟我妈讲,她看着正忙着烧纸钱的姑姑,婶婶们,马上瞪我一眼,制止我别乱说。
极乐世界不极乐,难怪人们害怕死亡?
对于天堂的第二个印象,来自一个圣经笑话(biblical joke)。
有个人提着满皮箱的金块,在天堂门口和守门的天使争论不休。另一个天使过来问怎么一回事。守门的天使说:他坚持要带他的皮箱进来,我说不可以,也没必要。不懂他为何要带那些铺路的材料进天堂?
这个笑话可能来自圣经启示录对于圣城「新耶路撒冷」的描述(启示录21章):黄金街、碧玉墙、珍珠门。
后来知道,那些描述不过是象征,形容神圣洁同在的尊贵明亮荣耀,并非是把圣城实体化、物质化。
实际上,圣经似乎没有具体明述「天堂」这么一个「地方」。
福音书里,耶稣经常提到的是天国(Kingdom of Heavens),马太福音甚至有一整章讲关乎天国的比喻。
一些信徒可能会想到耶稣在钉十字架时,对旁边的犯人说他会与耶稣同在「乐园」里(路加福音23:43),或是使徒保罗提到自己曾去过「三重天」(哥林多后书12:2),或是使徒约翰在启示录最后几章讲的「新天新地」。
然而「新天新地」(new heavens and new earth)这词语,不是约翰首创,而是引用旧约以赛亚书65章(17-25节),那里有一段优美如诗的描述: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
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因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
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和哀号的声音。
其中必没有数日夭亡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者;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
他们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种葡萄园,吃其中的果子。
他们建造的,别人不得住;他们栽种的,别人不得吃;因为我民的日子必像树木的日子;我选民亲手劳碌得来的必长久享用。
他们必不徒然劳碌,所生产的,也不遭灾害,因为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后裔;他们的子孙也是如此。
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
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尘土必作蛇的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
到了新约时代,除了启示录里约翰重申以赛亚描述的「意境」,彼得也引用过:「我们在等候神所应许的新天新地;在那里,公义常住。」(彼得后书3:13)。
新天新地的重点是强调,公义智慧慈爱的神所治理的一个井然有序,受造和谐的「境界」(state, condition),近乎保罗在以弗所书第一章提到的,在神的时候到了,天上地上一切的都在耶稣基督里「同归于一」(unity)的情况;是神的主权全 然彰显,天地与受造更新的气象。
--那么,圣经提到「乐园」、「三重天」、「新天新地」这些名词的目的何在?
耶稣讲过,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为在神看来,人都是活的(路加福音20:38),所以圣经的主旨是神与人该有的「永恒关系」。
例如约翰福音14章,耶稣即将受死之前,和门徒们讲到他要去父的家里,为他们预备住处,并且说若预备了地方,就要再来接他们到他那里去。
有的人就解说,这是耶稣要去为信徒预备死后的住处!
甚至还有人着书,洋洋洒洒写了在异象里,魂魄去到「天堂」,看到好多华美大屋,那些在地上热心服事神的人,就住在华厦里;而那些分配到小屋的人,却后悔不迭,因为没有用心作主托付的工作。
真是荒谬的梦呓之言。
从经文上下文来看,耶稣哪里提到是为这个目的?
就如耶稣用比喻,讲到门徒如同枝子,祂自己是葡萄树。枝子必须从树而生,接受滋养,才能结出果实。
上述的「预备地方」,也是比喻,重点就是:祂在哪里,跟从祂的人也要在那里。
也就是说,跟从祂的人,就算遭到危难,绝对不会走投无路,无处存身;因为他们与主的联结是永恒的,主耶稣存在,他们就存在。
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应许。
与主耶稣联结,不受邪恶掌控,全然和谐(peace and harmony)的境况,不是外在的营造,或是虚渺的揣测,而是从「心」启动--每个人现在就能如此,无须等到百年身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